都察院左副都御使。原名吴大淳,字止敬,又字清卿,号恒轩,又号白云山樵、愙斋。江苏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
同治七年(1868),会试、殿试皆中,授翰林院庶吉士、散馆编修。十二年,任陕甘学政。
光绪四年(1878),补授河南河北道。六年,赏三品卿衔,赴宁古塔、三姓、珲春等地,督办边务和屯垦事宜,会同吉林将军铭安,开辟宁古塔至三姓、珲春、三岔口等驿道,编练防军,创建吉林机器局。
七年,补授太仆寺卿。九年,擢太宗寺卿,后补授通政司通政使。
十年,受命会办北洋事宜,补授都察院左副都御使。
十二年,奉命前往吉林珲春与沙俄交涉边务,收回部分主权,在岩杵河签订《中俄珲春东界约》,明确规定中国有从图们江出海权。同年,授广东巡抚。十四年,赐头品顶戴,加兵部尚书衔。
十八年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,请缨出关作战,后兵败被革职。其著述有《皇华纪程》、《吉林勘界记》等。